文章详情

韦海生:怎样把书读活?

你可能从小就听到长辈们的教诲:不要读死书,不要死读书。他们说的无非是把书读活,虽然你也知道把书读活是一件好事,却不知道怎么去读。

在具体去讲怎样把书读活之前,我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死书,什么是活书。

我眼中的死书,是已成文的书,即书本,它只是脱离于实际生活的一本印刷品,你读完之后只收获了一点孤立的知识。即使你真的记住了大部分内容也派不上用场,最多证明你读过不少书罢了。

我不是说这样的书不能读,而是说即使读一些看上去没有任何用处的书,也不能脱离生活这本尚未成文的活书。

可见活书,就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不成文之书。你要把书读活,就要一边读书本这类成文之书,一边品读生活这本不成文之书。

简单说来,是一边读书本上的知识,并内化为自身的智慧,再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。

用生活中积累的人生体验,去验证书本知识,把经验和知识打通,才能把书读活。举个例子,当你读《穷查理宝典》时,读到这样的一句话:

如果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,自己却一窍不通的游戏,那么你注定一败涂地。要认清自己的优势,只在能力圈里竞争。

查理·芒格讲的是一个人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竞争,不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,哪怕那件事看上去多么光鲜亮丽也不要去碰。

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,往往随大流去做与能力不匹配的工作,即使勉强胜任也难有出头之日,更别说赢得竞争了。

当然一个人的能力圈不是一成不变的,你现在还不够强大但努力之后变得越来越厉害,也属于能力圈的范围。

当你在面临选择时,也应当把未来的能力考虑在内,才有可能发现潜在的好机会。

相反,那些在小圈子里让你出风头的能力,比如能喝酒,就不算你的能力圈,因为你不能靠比别人多喝两杯去实现人生价值。

假如你看到一个不错的赚钱机会,却不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,就得学会放弃,安心在熟悉的领域里继续坐冷板凳,辛苦经营。当然,你可以把这个机会告诉给身边有能力去把握的人。

比如你是卖扇子的,有人找你做一批雨伞,你不能为了赚这点钱改行做雨伞,而是把客户介绍给卖雨伞的朋友,因为做雨伞不在你的能力圈之内。

可见,当你读书时遇到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的知识,就暂时放下书本学以致用,利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人生。如此一来,你便清楚自己该干什么,不该干什么。

这,便是把书读活的过程。

假如你整日埋头于书海之中,忽略了周遭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生,你读再多的书也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,尽管你自我感觉良好,读的也都是死书。

比如你在读一本书,发现作者说的都是对的,你把他的话全贴在墙上当座右铭;可是你又读了一本观点完全相反的书,竟发现书里说的也有道理,你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。

这便是读书脱离了生活实践,只读死书的结果,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标准,久而久之你就生活在矛盾之中,从此害怕读书了。

那么具体怎么去读,才能把书读活呢?

其实把书读活不难,做到这四个字即可:「精、解、知、明」,这是冯友兰先生在《我的读书经验》一文中提到的读书方法。

精,就是在读书之前要有选择,精选出该读的书,不能看到什么读什么,否则一下子就淹没在书海当中,不知道哪里才是岸了。

选择读什么书,一般因人而异,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,你只要选出自己认为值得阅读的书,就认真读下去。如果你不知道该读什么书,就从自己的专业或工作需要读的书出发,把与此相关的书列为必须精读的书。

其他与专业或工作无关的书,只是为了消遣,就列为泛读的书目,还有一种是工具书,一般不必认真阅读,在需要查找资料时派上用场就好。这时你就知道精选出哪些书了,这些书就是「精」的范围。

解,顾名思义是懂字、词的意思。当你在读古书时,第一要务便是识字,把自己不懂读的字标上注音,把它的意思写在旁边。

读现代著作也是如此,尤其是一些翻译过来的外国经典著作,里面的很多术语你都是第一次见到的,不查资料把它们弄懂,这本书你也读不下去,硬着头皮读下去也是白读。

试想一下,如果你翻开一本新书时,满眼都是生字,就一定影响阅读效率,这时连蒙带猜是靠不住的,还有可能理解错整句话,整篇文章的意思。
如此读书,还不如不读呢?只有把字认熟了,把不懂的句子想明白了,才能把书读活。可见这个「解」字太重要了。

知,就是不只理解某一个字或某句话的意思,还要懂得它在不同文章,不同背景下的意思,而不能只靠平常的理解去读一本书,否则就是死读书了。

比如「我倒了一杯水」,可以理解为我把一杯水倒掉了,也可以认为我倒了一杯水给你喝,这就得看具体语境,才能正确理解。

即使在某一篇文章,某本书里,作者的个别字、词句表达不太准确,道理却说得通,也不影响你对作者思想的理解。

这时,你不能抓着某一个字的用法不放,而忽略了整体的思想表达,不然你就是故意抬扛,无理取闹了。只有到了注重「知」的层面,才有可能把书读活。

明,就是你在读书时,只知道书中的意思还不够,还要明白它讲了一个怎样的道理,这个道理到底是对还是错,用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行得通等,都是你必须想明白的。

到了这个阶段,你就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,用它来指导生活了。只有用得起来,才能把书读活,书才有了灵魂和生命力。

比如你读了一本自我成长方面的书,看到作者写得妙笔生花,就不免心潮澎湃起来,认为只要按照书中的道理去做就马上成功。

实际上作者说的理论不能落地,一旦在生活中用起来就行不通,或者说效果奇差,就像花10000小时练习骑自行车一样,意义不大,你花10个小时练习便能正常骑行了。

总而言之,冯友兰的「精、解、知、明」读书方法看起来不难,你可以把这四个字当成读书心法,在读一本书时用来指导自己阅读,就能把书读活。

本文转载自 【微信公众号:韦海生】,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。

微信扫一扫

支付宝扫一扫

成事研习社原创文章, 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csyxs.com/529.html

相关推荐
韦海生:我的私人书单10部
我有一份私人书单,里面有10部书,基本上每年都会更新一次,把其中的一两部替换掉。不过2022年我就没有更新,在《私人书单十部》这篇公众号文章…
头像
书单 2023-04-01
986
书单|你想写书评的话,推荐你读这三部书
有人在知乎给我发了一条付费咨询,问我怎样通过写书评赚钱,月收入要保底3000元,让我给他指点,并列一份参考书单。 我拒绝了这条咨询,原因有两…
头像
书单 2022-12-05
671
2022年11月读书写作小结
刚复盘了十一月份的工作,接下来就简单总结一下本月的读书和写作情况。 其实没什么好总结的,读了多少本书,写了多少篇文章,一目了然。不过我还是多…
头像
读书专栏 2022-12-01
688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

点击联系客服

在线时间:9:00-20:00

客服微信

18718059645

合作邮箱

info@csyxs.com

扫码关注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