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多久没去旅行了?一个月,一年还是三年?不管多久,你的内心都不应该因为没有去旅行而干涸,因为有好书读。就像有人说的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」,读书,就是灵魂的一场旅行。
我找了三本游记,适合不经常旅行的你阅读。
1、《寻路中国》
本书是彼得·海斯勒(中文名何伟)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一,讲述了他在七年间驾车漫游中国的乡村和城市的经历,是一部有趣的游记作品。说它有趣,并不是作者的个人感受,而是实实在在的纪实。
如果你有自驾游的经历,读这本书别有一番味道。当然,即使你坐在屋里闭门不出,一页页读下去,也一样觉得有意思。书里讲到的地方也许你没听说过,以及作者笔下的小人物,小事件都不起眼,它们却是真实的。
你要是读过文笔优美,又略带煽情的游记,就发现这样的作品尤为可贵,它让你重新认识了一场旅行不是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感慨几句,或留个影当过路人,而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那个旅行目的地的人和事,这些远比风景更重要。
2、《重访加勒比》
我推荐你读这本书,不是建议你去加勒比地区旅游,而是让你对「旅行」二字有另一层理解。作者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,本书是他重访家乡特立尼达后写的首部游记,可我并不只把它当成游记来读。
所谓的旅行,不一定非得远游不可。重访家乡,再仔细去打量她,你将有可能发现她比异乡更美。正如奈保尔目睹了家乡的热情与冷漠、繁华与落后,公正与偏见,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。
即使身处家乡,你也感受到跟十年前的心情是不一样的。这种不一样,表面上看是社会进步带来的繁荣,至少不那么落后了,可是她被外来文化浸透之后,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,你只能去适应它,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是打量她——家乡,也可以是你的旅行目的地。
3、《忧郁的热带》
严格说来,列维·斯特劳斯的这本《忧郁的热带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游记,即使它经常被人当成游记来读,作者也极力反对,正如他在开头说的:「我讨厌旅行,我很探险家。」
作者之所以写如此蛊惑力十足的开头,倒不是他真的讨厌旅行,这本书是他早期旅行体验,你把本书当成一部游记来读也没什么不妥,假如你还不知道它是一部人类学、哲学和文学经典名著的话。
作为一个人类学家,列维·斯特劳斯对旅行的看法和常人不同。我们的旅行,只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在当地人早已厌倦了的石头、花草面前合个影而已。而他眼中的旅行,没有任何猎奇和探险成分,应该花很长时间做有意义的考察。
当然,这本《忧郁的热带》可不只让你思考旅行的意义,也让你对人生有更多的反思,教给你一种自觉反省、批判与再批判的人生态度。假如有兴趣,我建议你认真读完它。
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说:「从不出门的人,必定是满腹偏见。」为了让自己不出门也不带偏见,不妨读一读这三本书吧,它们将带上你的灵魂去远游。
本文转载自 【微信公众号:韦海生】,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。
成事研习社原创文章, 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csyxs.com/517.html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