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读纸质书,有哪些优越感?

我曾在孔网买了一本旧书:阿尔森·古留加的《康德传》,在发货之前商家一再跟我确认这本1981年出版的传记自然陈旧,不影响阅读,问我是否介意。

我自然不介意,只要不缺页且字迹清晰就能接受。可有人就说了,与其花五六十元买一本旧书,不如读电子书划算,除非是内心有一种阅读纸质书的优越感作怪,否则一定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
我倒没发现读几本破书有什么优越感,除了习惯,便是有些书没有电子书,不得已才买纸质书来读而已。

可是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停息,许多人把明明不在对立面的两样东西对立起来,非得分为两个阵营不可。

尤其在读书群里,这个话题时常被提起,自然争论不断。令别人反感的是,几个平时只读纸质书的人,在别人面前总是有意无意表现出不合时宜的优越感。

难道多读几本纸质书,就有优越感了?作为一个极少读电子书的人,我就从自身阅读体验出发,尝试去理解为什么只读纸质书的人有如此莫名其妙的优越感。

一、阅读体验更好

一般只读纸质书的人,只要看到别人一只手拿着电子书阅读器或者手机,另一只手不停地划来划去,就有种怪怪的感觉,认为那不是读书的样子,只是为了打发无聊时光摆弄电子设备罢了。

因为在阅读体验上,它不像读纸质书那样有不一样的触感,每翻过去一页书,写满每一页笔记,都赋予了这本书全新的生命,也拉近了书与读者的距离。

试想一下,当你读了10本书时,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给你留下的印象更深刻?

先不说内容如何,单看书的封面封底就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,只要别人一提起其中的某一本书,你就马上想到它是长什么样子的,是红是蓝是白是黑,它都有自己的个性。

再说一本书除了给人视觉感受之外,它的物理属性也给人不一样的阅读体验,比如它的重量如何,是否比上一本更轻?这些是只读电子书的人无法体验到的。

二、为了炫耀

不管以何种方式晒书都是为了炫耀。有些人买到了中意的纸质书就迫不及待地晒出来,尤其是难以买到的绝版书更是恨不得让所有人看到。

这种心理在凡勃仑的名著《有闲阶级论》里早有分析,叫做「炫耀性消费」,与晒名牌包包和名表不同的是,晒书并不会显得俗气,至少大部分人不这么认为。
图片

对于只读纸质书的人而言,他虽然嘴上不说却不太瞧得起只读电子书的人,以晒书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:「我舍得花钱买书,我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。」

其实谁都买得起一本书,只是愿不愿意买而已。哪怕上万元的古籍善本,也是那些平日里大呼小叫的暴发户轻而易举买得到的。

不过这类人的优越感来源于自认为良好的阅读品位和选书的眼光,这是暴发户们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。

三、信息源更可靠和稀缺

相对于便宜乃至免费,且人人轻易获取的电子书资源,只读纸质书的人有一定的信息源优势,至少有不少好书是没有电子书的。

当你坐拥上千册的稀缺纸质书书房,就掌握了别人难以找到的获取信息的资源,这无疑让你无形中产生优越感。这种优越感并非来自对他人的轻视,而是在发声时更有底气。

尤其当纸质书越来越贵,越来越少有人买书时,只读纸质书的人可称得上精神世界里的精英。在不读书或只读烂大街的电子书的人面前,这一类人往往凭借从纸质书中得到更可靠的信息,而有着更多的优越感。

比如当你面对每天只从微信群和微博获取信息的人群时,而你却沉浸在好书中,是不是有一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优越感?

四、更容易读懂较难的书

对于一些比较难读的书,只读电子书的话要么读不下去,要么不容易读懂,而纸质书则更好读懂。

《环球科学》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,文中分析了人们为何偏爱纸质书,以及为什么读纸质书的人在面对同样难读的文章时,理解误差仅为读电子书的人的一半,准确性更高。

针对这一点,以色列心理学家 Rakefet Ackerman 也做过实验,他发现读纸质书比读屏的人,阅读能力更强。

因为在读纸质书时,你对一本书的封面、封底、序、前言、目录和附录一目了然,除了随时无障碍地回看,还可以做笔记,折页标记,还能夹着相关读书卡片。

这种控制感自然比看电子书更自然,不会嫌麻烦而自顾自地、不求甚解地读下去,对你的理解能力自然更有帮助,这种读懂难读的书自然让人有了读纸质书的优越感。

五、容易营造家庭阅读氛围

现在很多孩子都用手机、平板电脑学习网课,有的家长也会下载一些电子书让孩子阅读。虽然出发点是好的,但效果却很差,自控力不强的孩子很难静下心来读电子书。

因为手机里有太多的信息干扰,即使成年人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阅读。再说了,每天让孩子阅读时,你会不会这样说:「宝贝,来,打开手机开始读书咯!」不是很怪?
图片

更怪的是,一家人坐在沙发静悄悄地翻各自的手机,这算不算良好的阅读氛围。我看不像,就算你真的在用手机读电子书,孩子看到你划手机,他哪里知道你在做什么,于是有样学样地打开手机,自己玩去了。

可读纸质书就不一样,你拿起书来看,孩子一眼就看到你在做什么,他也会跟着你拿起书来读。如果你有一间书房或者只有一排书架,就比读电子书更容易营造阅读氛围,哪怕你手机里收藏了十万册电子书。

总而言之,纸质书虽不像电子书那样永远保存,也不方便检索、存储、携带和分享,它还有自己的生命周期,但是它更容易和读者产生故事。

不管是作者的签名书,友人的赠送,还是家传藏书,都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的纽带。

即使不去罗列读纸质书的种种好处,仅凭这一点也让人有更多的优越感。当然这种感受不应是一件让人记恨的事情,因此你大可以抱着这种心态继续读更多的好书。

微信扫一扫

支付宝扫一扫

成事研习社原创文章, 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csyxs.com/216.html

相关推荐
韦海生:我的私人书单10部
我有一份私人书单,里面有10部书,基本上每年都会更新一次,把其中的一两部替换掉。不过2022年我就没有更新,在《私人书单十部》这篇公众号文章…
头像
书单 2023-04-01
986
书单|你想写书评的话,推荐你读这三部书
有人在知乎给我发了一条付费咨询,问我怎样通过写书评赚钱,月收入要保底3000元,让我给他指点,并列一份参考书单。 我拒绝了这条咨询,原因有两…
头像
书单 2022-12-05
671
2022年11月读书写作小结
刚复盘了十一月份的工作,接下来就简单总结一下本月的读书和写作情况。 其实没什么好总结的,读了多少本书,写了多少篇文章,一目了然。不过我还是多…
头像
读书专栏 2022-12-01
688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

点击联系客服

在线时间:9:00-20:00

客服微信

18718059645

合作邮箱

info@csyxs.com

扫码关注

微信公众号